返回筆記

發文紀錄

隨時隨地的想法記錄與心得分享,思維的軌跡與成長的足跡

國家內戰的必然性

國家是全體人民組成,政治是人民的共識。

一個國家沒辦法形成大多數認同的共識,就是內戰。

內戰的形式很多,包含了字面上的戰爭,如南北內戰、國共內戰。
也包含了政變、造反、革命的內戰。
同時也包含了上層權利控制的內戰與下層群眾支持的內戰。

但不管怎麼說,一旦國家陷入了內戰一定是有兩個完全無法兼容的聲音,並且兩派的人是無法溝通的。

內戰是必要的,而且越是激烈的內戰最後得到勝利的一方越是穩固,內戰要是過於溫和無法有效清除另一方,那麼國家必然陷入無止境的內亂。

至於你說內戰勝者是否就是正確的?
這不一定,但反應的一定是這個時代。

台灣現在就是內戰,兩派絕無法溝通的,上層的兩派爭奪權利,下層的群眾爭奪話語,最終必然一方勝出,上面統一權利,下面統一話語,國家將會朝著一個穩定的方向前進,不管是否符合個人意願。

至於大家說的多元民主,如果你真心相信這種說法,那你大致上屬於一般群眾。

這是一種凝聚支持的口號,共產有:無貧富差距,民主有:自由言論,社會主義有:人人平等,每個口號都很漂亮,反應的不是真實而是一種信念。

國家必定有貧富差距,國家必定有言論控制,國家必定有不平等,這是現實。

最終還是取決於時代。

作家群體的本質

大部分的人很難平時就思考深入人內心的問題。

大家通常都得過且過,腦袋放空,思考毫無意義的事物。
只有在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時,才會與內心溝通。

而且,大部分的人聽到深入的話題都會本能的感覺好笑,並將對方當成笑話。

這也很正常,就像開頭說道,大多數的人無法思考內心,無法去探討哲學,也不想去觸碰,思考也侷限生活事物。

那麼,如果說這個人具有平時就深入思考的特質,那麼大概率這個人必定會是作家。

這邊的作家不是大眾認知中以寫作維生的人,而是更加廣泛的群體。

長期的會發表長文,內容有深思有反思有觀點,可能是心得,可能是技術,也可能是小說。

為何長期寫作?
因為內心有話想說,有想要輸出的觀點,有想要反思的自己,自然而然會有寫作的習慣,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。

這些人平時就會思考各種事物,而往往不只是生活層面,已經達到了哲學的高度,這些人也會尋找與閱讀觀點,並吸收自己認同的部分,最後在輸出自己的想法。

這些人不能改變甚麼,也沒打算說服他人,他們太過清楚大多數人是不可改變的。

這些人是文化與思想推動的力量,是一種無形的力量,他們會將各種想要推動的觀點藏在各種內容之中,無形的影響人們。

而有些則變成全體共識。